赋值运算符是对变量进行赋值的运算符。= 将等号右边的值赋给左边,要求左边必须是一个容器。
赋值运算
  <script>
    num = 1
    num = num + 1
    num += 1 //上行代码的缩写形式
    console.log(num);
  </script>一元运算符
众多的Javascript 的运算符可以根据所需表达式的个数,分为一元运算符、二元运算符、三元运算符。
一元运算符就是正负号
自增——
++让变量的值+ 1自减———
--让变量的值- 1经常用于计数来使用。比如进行10次操作,用它来计算进行了多少次了。
前置自增: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++i
    console.log(i)
  </script>后置自增: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i++
    console.log(i);
  </script>其作用相当于 num += 1 
前置自增和后置自增单独使用没有区别。,后面i++后置自增会使用相对较多,并且都是单独使用。
自增运算符的用法
前置自增和后置自增如果参与运算就有区别(难点,但是了解即可)。
前置自增先自加再使用(记忆口诀:++在前 先加)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console.log(++i + 1);
  </script>3
后置自增:先使用再自加(记忆口诀:++在后 后加)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console.log(i++ + 1);
  </script>2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console.log(i++ + ++i + i);
  </script>7
比较运算符
使用场景是比较两个数据大小、是否相等。
>左边是否大于右边
>左边是否小于右边
>=左边是否大于或等于右边
<=左边是否小于或等于右边
==左右两边值是否相等
===左右两边是否类型和值都相等比较结果为boolean类型,即只会得到
!==左右两边是否不全等true或false
对比:
=单等是赋值
==是判断
===是全等开发中判断是否相等,强烈推荐使用
===
  <script>
    console.log(3 > 5)  //false
    console.log(3 >= 3) //true
    console.log(2 == 2) //true
    console.log(2 == '2') // 字符串隐式转换数字类型,结果相等 true
    console.log(2 === '2') // 全等类型判断,更加严格,结果是错误的 false
    console.log(NaN === NaN) // Nan 不等于任何人,包括它自己 false
    console.log(2 !== '2') //true
  </script>字符串比较,是比较的字符对应的ASCII码.

  <script>
    console.log(`-----------------------`)
    console.log('a' < 'b') // 97 < 98 true
    console.log('aa' < 'ab') // 还是 97 < 98,先比较第一个,再比较第二个 true
    console.log('aa' < 'aac') // a = a;a = a;没有 < c,后者大 true
    console.log(`-----------------------`)
  </script>字符串比较,是比较的字符对应的ASCII码,从左往右依次比较,如果第一位一样再比较第二位,以此类推。比较的少,了解即可。
注意:尽量不要比较小数,因为小数有精度问题
逻辑运算符
如果判断一个变量 num 是否大于5且小于10,5 < num < 10 是二元运算符,就用逻辑运算符用来解决多重条件判断。
  <script>
    let num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console.log(num > 5 && num < 10)
  </script>| 运算符 | 名称 | 日常读法 | 特点 | 口诀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&& | 逻辑与 | 并且 | 两边都为真,结果才为真 | 一假则假 | 
|| | 逻辑或 | 或者 | 两边至少有一个为真,结果就为真 | 一真则真 | 
! | 逻辑非 | 取反 | true变false false变true | 真变假,假变真 | 
<script>
    //逻辑与 一假则假
    console.log(true && true)  // true
    console.log(3 < 5 && 3 > 2) // true
    console.log(false && true) // false
    console.log(3 < 5 && 3 < 2) // false
    //逻辑或 一真则真
    console.log(true || true)  // true
    console.log(false || true) // true
    console.log(false || false) // false
    //逻辑非 取反
    console.log(!true) // false
    console.log(!false) // true
  </script>练习:判断一个数是4的倍数,且不是100的倍数
需用户输入一个,判断这个数能被4整除,但是不能被100整除,满足条件,页面弹出true,否则弹出 false 
看余数是不是0,如果是0就是能被整除,余数不是0,则不能被整除
  <script>
    let num = +prompt('请输入一个数字:')
    alert(num % 4 === 0 && num % 100 !== 0)
    // 2008是满足条件的,2000结果是错的
  </script>运算符优先级
| 优先级 | 运算符 | 顺序 | 
| 1 | 小括号 | () | 
| 2 | 一元运算符 | ++ -- ! | 
| 3 | 算数运算符 | 先* / % 后+ - | 
| 4 | 关系运算符 | > >= < <= | 
| 5 | 相等运算符 | == != === !== | 
| 6 | 逻辑运算符 | 先&&后|| | 
| 7 | 赋值运算符 | = | 
| 8 | 逗号运算符 | , | 
综合练习
  <script>
    let a = 3 > 5 && 2 < 7 && 3 == 4  // a = false
    console.log(a)
    let b = 3 <= 4 || 3 > 1 || 3 != 2 // b = true
    console.log(b)
    let c = 2 === "2"                 // c = false
    console.log(c)
    let d = !c || b && a              // d = true
    console.log(d)
  </script>表达式和语句
表达式是可以被求值的代码,JavaScript 引擎会将其计算出一个结果,可以写在赋值语句的右侧。
num = 3 + 4;num++;num = 7
语句是一段可以执行的代码。
alert()弹出对话框;
console.log()控制台打印输出语句;
for和break等语句就不能被用于赋值;
分支语句
程序有三大流程控制语句,掌握了流程控制,就能写出“思考”的程序。
程序三大流程控制语句:
顺序结构:从上往下执行;
分支结构: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代码;
循环结构:某段代码被重复执行;
分支语句包含:If分支语句;三元运算符;switch 语句
if语句
if语句有三种使用:单分支、双分支、多分支。
  <script>
    // 根据对错条件判断
    if (true) {
      console.log(`执行语句`)
    }
    // 2不大于5,是错的,所以不执行
    if (2 > 5) {
      console.log('执行语句')
    }
    // 除了零,所有的数字都为真,包含小数、复数和整数
    if (2) {
      console.log('执行语句')
    }
    // 除了 '' 空,所有的字符串都为真
    if ('霍欣标') {
      console.log('执行语句')
    }
  </script>括号内的条件为
true时,进入大括号里执行代码小括号内的结果若不是布尔类型时,会发生隐式转换转为布尔类型
如果大括号只有一个语句,大括号可以省略,但是,俺们不提倡这么做~
练习
用户输入考试成绩,如果分数大于80,则提示恭喜可以入营。
  <script>
    let score = +prompt('请输入成绩:')
    if (score >= 80) {
      alert('已入营')
    }
  </script>双分支if语句
用户输入,用户名:xinbiao,密码:123456,则提示登录成功,否则提示登录失败。
  <script>
    let uname = prompt('请输入用户名:')
    let pwd = prompt('请输入密码:')
    if (uname === 'xinbiao' && pwd === "123456") {
      alert('登录成功')
    } else {
      alert('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')
    }
  </script>判断闰年案例
让用户输入年份,判断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并弹出对应的警示框.
分析:
①: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,或者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,否则都是平年
②:需要逻辑运算符
  <script>
    // 2000年是闰年,199年是平年
    let year = +prompt('请输年份:')
    if (year % 4 === 0 && year % 100 !== 0 || year % 400 === 0) {
      alert(`${year}年是闰年`)
    } else {
      alert(`${year}年是平年`)
    }
  </script>多分支if语法
适合于有多个结果的时候,结合案例学习多分支if语句,比如:学习成绩可以分为:优、良、中、差。
  <script>
    let score = +prompt('请输入成绩:')
    if (score >= 90) {
      alert('成绩非常优秀,你是我的骄傲')
    } else if (score >= 80) {
      alert('成绩良好,再接再厉')
    } else if (score >= 70) {
      alert('成绩还好,你要加油哦')
    } else if (score >= 60) {
      alert('成绩及格,很危险')
    } else {
      alert('成绩不及格,完犊子了')
    }
  </script>先判断条件1,满足就执行{} 里面代码,其他不执行。条件1若不满足就不执行,向下继续判断。
以上条件都不满足,就是执行else里的代码(可以写N个条件)。
三元运算符
其实三元运算符的写法是比if双分支更简单的,?与:配合使用,一般用来取值。
  <script>
    // 条件 ? 满足执行 :不满足执行
    let sum = 3 < 5 ? 3 : 5
    console.log(sum)
    let num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num > 5 ? alert('真的') : alert('假的')
  </script>案例:判断2个数的最大值
  <script>
    let num2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let num1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num1 > num2 ? alert(`最大值是:${num1}`) : alert(`最大值是:${num2}`)
  </script>数字补0案例
用户输入1个数,如果数字小于10,则前面进行补0,比如09,03等。
  <script>
    let num = prompt('请输入一个数字:')
    num = num < 10 ? 0 + num : num
    document.write(num)
  </script>switch 语句
此语句是找到跟( )里数据全等的case值,并执行里面对应的代码,若没有全等===的则执行default里的代码。
switchcase语句一般用于等值判断,不适合于区间判断;
switchcase一般需要配合break关键字使用 没有break会造成case穿透。
  <script>
    // switch()里面值与case后面的值一定是全等才能执行该层代码
    let num = +prompt('请选择数字:')
    switch (num) {
      case 1:
        console.log('您选择是1')
        break // 退出switch
      case 2:
        console.log('您选择是2')
        break // 退出switch
      case 3:
        console.log('您选择是3')
        break // 退出switch
      case 4:
        console.log('您选择是4')
        break // 退出switch
      default:
        console.log('没有符合条件的值');
    }
  </script>简单计算器
用户输入2个数字,然后输入+ - * /任何一个,可以计算结果。
  <script>
    let num1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let num2 = +prompt('请输入数字:')
    let sp = prompt('请输入 + - * /')
    switch (sp) {
      case '+':
        alert(`两个数的加法操作是${num1 + num2}`)
        break
      case '-':
        alert(`两个数的加法操作是${num1 - num2}`)
        break
      case '*':
        alert(`两个数的加法操作是${num1 * num2}`)
        break
      case '/':
        alert(`两个数的加法操作是${num1 / num2}`)
        break
      default: alert('你干啥呢,请输入+ - * /')
    }
  </script>switch和if的区别
都能实现多分支选择,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互换。
区别:
switch..case语句通常处理case为比较确定值的情况,而if..else语句更加灵活,通常用于范围判断>=<=某个范围;
switch语句进行判断后直接执行到程序的语句,效率更高,而if..else语句有几种判断条件,就得判断多少次
switch一定要注意必须是===全等,一定注意数据类型,同时注意break否则会有穿透效果
结论:
当分支比较少时,
if..else语句执行效率高。当分支比较多时,
switch语句执行效率高,而且结构更清晰。
循环语句
断点调试
作用:学习时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代码运行,工作时可以更快找到bug。
① 浏览器打开调试界面
② 按F12打开开发者工具
③ 点到sources一栏
④ 选择代码文件

while循环
while循环就是在满足条件期间,重复执行某些代码,跟if语句很像,都要满足小括号里的条件为true才会进入循环体执行代码。
while大括号里代码执行完毕后不会跳出,而是继续回到小括号里判断条件是否满足,若满足又执行大括号里的代码,然后再回到小括号判断条件,直到括号内条件不满足,即跳出。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while (i <= 10) {
      document.write('我要循环十次<br>')
      i++
    }
  </script>while 循环三要素
循环的本质就是以某个变量为起始值,然后不断产生变化量,慢慢靠近终止条件的过程。
① 有变量起始值
②有终止条件(没有终止条件,循环会一直执行,造成死循环)
③ 变量要有变化量(用自增或者自减)
While 练习
需求:使用while循环,页面中打印,可以添加换行效果:
页面输出1-100
  <script>
    let end = +prompt('请写出输出最大值:')
    let i = 1
    while (i <= end) {
      document.write(`这是第${i}<br>`)
      i++
    }
  </script>计算从1加到100的总和并输出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let sum = 0 // 累加的变量
    while (i <= 100) {
      sum = sum + i
      i++
    }
    document.write(sum) // 5050
  </script>计算1-100之间的所有偶数和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let sum = 0 // 累加的变量
    while (i <= 100) {
      if (i % 2 === 0) {
        // 筛选偶数
        sum = sum + i
      }
      i++
    }
    document.write(sum) //2550
  </script>循环退出
break退出循环;continue结束本次循环,继续下次循环。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while (i <= 5) {
      if (i === 3) {
        break //退出循环
      }
      console.log(`我要吃第${i}个包子`)
      i++
    }
  </script>我吃了第1个包子
我吃了第2个包子
  <script>
    let i = 1
    while (i <= 5) {
      if (i === 3) {
        i++ //下面代码不执行了,那i++要写在前面
        continue //退出本次循环
      }
      console.log(`我要吃第${i}个包子`)
      i++
    }
  </script>我吃了第1个包子
我吃了第2个包子
我吃了第3个包子
我吃了第4个包子
continue 退出本次循环,一般用于排除或者跳过某一个选项的时候。
break 退出整个循环,一般用于结果已经得到,后续的循环不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。
页面弹框案例
需求:页面弹出对话框,‘你爱我吗’,如果输入‘爱’,则结束,否则一直弹出对话框。
  <script>
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let str = prompt('你爱我吗?')
      if (str === '爱') {
        break //退出循环
      }
    }
  </script>综合案例
需求:用户可以选择存钱、取钱、查看余额和退出功能。
①:循环的时候,需要反复提示输入框,所以提示框写到循环里面
②:退出的条件是用户输入了 4,如果是4,则结束循环,不在弹窗
③:提前准备一个金额预先存储一个数额
④:取钱则是减法操作,存钱则是加法操作,查看余额则是直接显示金额
⑤:输入不同的值,可以使用switch来执行不同的操作
  <script>
    // 给账户一个固定余额
    let money = 100
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let re = +prompt(`
      请您选择操作:
      1. 存钱
      2. 取钱
      3. 查看余额
      4. 退出
      `)
      if (re === 4) {
        break
      }
      switch (re) {
        case 1:
          let cun = +prompt('请输入存款金额')
          money = money + cun
          break
        case 2:
          let qu = +prompt('请输入取款金额')
          money = money - qu
          break
        case 3:
          alert(`您的银行余额是${money}`)
          break
      }
    }
  </script>原创文章,作者:霍欣标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igengwu.cn/xue/72.html